袁世凱生平
東南互保指中國清朝末年八國聯軍之役期間
中國南方各省違背中央政府的命令
拒不同外國開戰的事件。
在清室尚未向各國宣戰之前
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鐵路大臣盛宣懷等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
避免列強有藉口入侵;同時密議盤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兩宮不測
當由李鴻章出任總統支撐局面。
清室向十一國宣戰後
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
和閩浙總督許應驥(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山東巡撫袁世凱
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
稱東南互保。
他們稱皇室詔令是義和團脅持下的「矯詔、亂命」
「亂命」一詞是李鴻章精心選擇的政治術語
李鴻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
恐數千年文物之邦
從此已矣」
故稱「此亂命也
粵不奉詔。
」
在東南各省違抗支持義和團的命令
以為「亂民不可用、邪術不可信
兵釁不可開」「無論北方情形如何
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與各省內地;各國人民生命財產
凡在轄區之內者
決依條約保護。
」。
東南互保運動
保護了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避免於義和團與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同時亦使地方的政治與軍事權力進一步擴張
中央的權威大為下降。
之後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義後相繼宣告獨立
與地方勢力崛起、中央權力式微關係密切。
而中華民國成立後北洋軍閥及各地方長期割據
則是源自強勢人物袁世凱去世後
中央權力出現真空、各地派系擁兵自重
與東南互保並無直接關係。
在朝鮮嶄露頭角袁世凱年輕時失意科場
22歲棄文從軍
投奔嗣父的至交、淮軍將領吳長慶。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
朝鮮高宗李熙之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利用軍隊譁變
成功奪權;朝鮮「事大黨」與大院君有隙
請求清廷出兵平亂
袁世凱乃跟隨吳長慶的部隊東渡朝鮮。
清軍將大院君擄至保定問罪
當年23歲的袁世凱則以「通商大臣暨朝鮮總督」身份駐藩屬國朝鮮
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控制稅務。
1884年金玉均等「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試圖推翻為「事大黨」及閔妃所把持的政權
駐朝日軍亦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國王李熙奔赴清營求助
袁世凱指揮清軍擊退日軍
維繫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他特權。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
清軍海陸皆敗
袁世凱隨軍撤退天津。
因袁世凱在朝鮮時期表現突出
有「知兵」之名
大學士李鴻章乃於1895年舉薦袁氏負責督練新軍。
新軍及清季政局袁世凱自1895年開始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練兵起家
漸為清廷所倚重。
這股軍隊後來發展成為北洋六鎮(北洋新軍)
為清末陸軍主力
民國初年的北洋系軍閥亦多源自清末新軍。
1898年戊戌政變前
帝黨人物曾寄望於袁的新軍
譚嗣同即曾面勸袁世凱出兵圍攻慈禧太后所居之頤和園。
袁卻將這一消息告訴忠於慈禧太后的榮祿
結果戊戌變法失敗
皇帝失去政權並遭軟禁。
然而袁世凱當時的決定
對於戊戌維新的成敗
是否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至今仍有爭議。
以往一般認為袁世凱將消息轉告榮祿是戊戌政變失敗的主因
但近年的研究發現
後黨發動政變
實起於袁告密之前。
甚且
以袁世凱當時掌握的新軍戰力
亦不足以對抗聽命於榮祿駐紮在北京附近的眾多部隊。
1899年冬
因義和團在山東的排外行為引起各國不滿
清廷被迫撤換縱容拳民的山東巡撫毓賢
代之以袁世凱。
這是袁世凱首次出任方面大員。
袁到任後
一改毓賢的處理方針
對拳民大力鎮壓
令其在山東無法立足
逃往天津、北京一帶
慈禧太后以民氣可用縱容義和團。
翌年爆發了八國聯軍戰禍
山東在袁世凱治下則維持穩定
並且加入東南互保。
清末新政主條目:清末新政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12010750687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