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凱
光速.永遠不變嗎??
光速.永遠不變嗎??之前曾經看過一個理論.(忘了叫什麼理論).....說光跑10億光年後速度會變慢........真的嗎??
2001年在天文物理界有一革命性重大的發現
可能會對某些「憲法」級的學說、定律造成「動搖國本」的震撼!
這是由於一些科學家利用目前世界最大的光學望遠鏡觀測遙遠的天體時
發現有某種證據顯示:速度無人能及
每秒鐘可繞行地球七圈半—相當於每秒三十萬公里的「光速」
可能並非如我們以往所認為的是一 個固定不變的「常數」
因為它可能在宇宙形成的一百四十億年期間「改變過」速度!
!
二十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導師愛因斯坦
在其所提出著名的狹義相對論中
明白地指出:「光速為一不變的常數。
」不論觀察者本身運動的速度有多快
他們所測光的速度都是一定的。
此項理論最1887年時
由後來成為美國第一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麥克爾遜與莫雷在克里夫蘭曾進行過一項非常嚴謹的實驗
他們測量一束在地球運動方向的光及另一束垂直於此方向的光
對其速度進行細密的比較
令其感到驚訝的是:結果顯示這兩束光的速度並無差異而完全相同
自此「光速不變而為常數」的理論
成為物理界的金科玉律。
但是不久之前
一群來自澳洲、美國與英國的物理學家
利用位於美國夏威九茂納基亞山上
全世界直徑最大(達十公尺)的凱克天文望遠鏡
觀測位於一百二十億光年以外的一種特殊的「類星體」
分析其中氫、鋅、鎂等元素的吸收光譜
並與實驗室中的光譜作比對
在透過基本物理常數之「精細結構常數」來衡量後
發現類星體與地球間的數值有十萬分之一的差異
由於精細結構常數是由電荷、光速與蒲朗克常數等三個常數所定出
因此科學家認為
此常數在幾億年前
其值可能略小
而造成此差異最有可能的因素就是「光速發生了改變」!
類星體是目前所知距離地球最遠的天體
在望遠鏡中
它的外表僅為單純的一個光點
但卻擁有整個星系那樣大的能量
因而天文學家相信類星體可能是古老星系的核心。
這些宇宙元老級的星系在形之初所發出的光
經過一百四十億年的時間及空間
直到今天才傳到我們眼中
在此漫長跨越時空的旅程中
光穿透了星際之間的氣體分子
其中一部份還因而被吸收
其吸收的型式與特性使科學家有一個很好的機會
對於散佈其間的氣體甚至光的本身得到更深入的認知;其中包括光速與決定光速的精細結構常數。
換句話說
一百四十億年前的類星體與今天地球的精細結構常數出現差異
就意味著光速以及其它的物理定律
可能會隨著時間前進與宇宙擴張而發生改變
如此「光速」就可能並非如目前物理界所認知的為一不變的常數。
然而著名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內
有些物理學家卻有另外一種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此項觀測結果或許可以用一種目前尚未獲得證實也不成熟的「超弦理論」來解釋。
這項理論認為宇宙原本有十個次元的時空
但在宇宙大爆炸後幾秒鐘內
其中六個次元收縮到基本粒子的空間內
使得今天只有三度空間加上一度時間所組成的四個次元
而另外六個次元在收縮時
就有可能會改變精細結構常數
造成天文物理學家所觀測到的差異
因此在此論點下「光速」還是能維持成為一個固定不變常數的理論。
「如果」光速是可變的
此項重大的發現
由於對物理本質有重大的影響
因此有些科學家對於此項發現尚持保留的態度
認為有待進一步的理論分析與實驗證明
其中更有人希望能再利用其它的天文望遠鏡作更深入的觀測以證實這項理論
其中包括位在智利的「極大望遠鏡」。
整體而言
物理學界認為還需要二到三年的時間
才能對於目前觀測的結果作出最後的確認
因此
不必急著推翻舊理論!
!
畢竟
「光速會變」這項理論會讓已在「另一個空間」的愛因斯坦感到「有點頭痛」
這位老人家可能又需要作數學分析了
依照中國人的習俗
我們是不是應該及時「燒」些筆、紙給他呢?
參考資料
http://www.bud.org.tw/chen/chenAs32.htm(天文小站32)
光速變不變只是用什麼當基準看而已
若認為時間不變來看
光速就會變. 愛因斯坦只是倒過來看
把光速當常數
時間就成為變數了
目前大家都把相對論視為寶貝
但是當科學更進一步時
說不定會把相對論丟進垃圾堆了!
:小酉大大: 和你 說的那個應該是:2002 年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天文學家約翰‧韋布從遙遠的類星體輻射測量發現
精細結構常數隨時間增大
造成現在的光速可能比過去低。
這一件事光速不變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重要基石
但目前最新的研究發現
精細結構常數α並不會改變 已經推翻了 這一個 精細結構常數 α會隨時間增大之說也就是說光速仍然是恆定的歐
光速不變是指光速的